點擊獲?。?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red; text-decoration: none;">考前必做時事政治題庫【送分題】 | 新版公共基礎知識7000題 | 教材用書PDF電子版
【熱點背景】
近日,廣東省嘗試立法賦予教師教育懲戒權,明確“戒尺”的尺度。2019年9月24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草案)》,《草案》明確,對學生一些違規(guī)行為,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罰站罰跑”。
早在2019年4月,廣東省公布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草案)》就曾引發(fā)熱議。當時公布的《草案》提出,“中小學教師對學生上課期間不專心聽課、不能完成作業(yè)或者作業(yè)不符合要求、不遵守上課紀律等行為可以采取一定的教育懲罰措施”。但教師具體該如何行使懲戒權,《草案》并沒有作出具體規(guī)定。
此次提交初審的《草案》則對此進行了細化?!恫莅浮访鞔_,對中小學生在上課時違反學校安全管理規(guī)定尚未達到違紀處分的行為,教師可以采取一定的教育措施。
例如,中小學校學生在上課時有用硬物投擲他人、推搡、爭搶、喧鬧、強迫傳抄作業(yè)等違反學校安全管理規(guī)定行為,尚未達到給予紀律處分情節(jié)的,任課教師應當給予批評,并可以采取責令站立、慢跑等與其年齡和身心健康相適應的教育措施。
【模擬試題】
2019年9月24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草案)》,《草案》明確,對學生一些違規(guī)行為,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罰站罰跑”。中小學校學生在上課時有用硬物投擲他人、推搡、爭搶、喧鬧、強迫傳抄作業(yè)等違反學校安全管理規(guī)定行為,尚未達到給予紀律處分情節(jié)的,任課教師應當給予批評,并可以采取責令站立、慢跑等與其年齡和身心健康相適應的教育措施。對于立法賦予教師教育懲戒權,明確“戒尺”的尺度的條例,你怎么看?
【解析】
熊孩子在學校調皮搗蛋,老師想管卻不敢管,是近年來教育領域的一個尷尬情形,老師不敢懲戒學生的現(xiàn)象頻頻引發(fā)熱議。也因此,近年來,類似“把戒尺還給老師”的呼吁頗多,賦予老師合理的懲戒權幾成共識。然而問題在于,這些“好意”教師們只能心領,沒有法律撐腰,教師仍會心存顧慮。而通過立法的形式,賦予教師懲戒權,就是要打消教師的顧慮,既規(guī)范了教師懲戒權的尺度,又保證了教師的合法權益,值得借鑒和推廣。
首先,通過立法的形式保障了教師無后顧之憂地展開懲罰、訓誡,保護其免受家長、學生的無端糾纏和非難,也給教師懲戒學生一定的參考標準,杜絕老師亂體罰學生行為的發(fā)生;其次,為家長劃定了行為界限,當老師行使懲戒權時,家長不能橫加指責和隨意干預,樹立了教師的權威,減少了家校之間由于教育懲罰引發(fā)的矛盾;再次,老師擁有懲戒權,對學生錯誤的行為進行處罰,學生會產生敬畏心理,不敢觸犯校規(guī)校紀,更不敢做違法亂紀的事情,對學生更好的教育和引導,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對于校方而言,懲戒權宣示辦學立場,重申了嚴肅校風校紀的態(tài)度,有利于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
但是,我們也該應看到,通過立法的形式給與教師懲戒權,在落實的過程中難免也存在一些問題,也會給懲戒權的落實帶來一些困難。
首先,這種立法形式賦予教師懲戒權,勢必也會帶來公眾的質疑,甚至是家長擔心教育懲戒權亂用會帶來變相的體罰,擔心孩子的健康發(fā)展;
其次,實施草案還缺乏具體的標準和細則,例如學生什么樣的行為可以進行懲罰,懲罰的尺度怎么把握,缺乏具體標準,讓老師實施懲戒權的過程中把握不好度;
再次,既然賦予了教師一定的懲戒權,如果缺乏有效的監(jiān)管,也會存在教師亂用懲戒權,造成不公平現(xiàn)象的產生。
第一,加強輿論的宣傳,獲取家長與社會的理解與支持。懲戒是基本的教育手段,多數(shù)老師對孩子的批評、管教與懲戒都是為了孩子好,否則他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家長在管教孩子時還經常發(fā)生沖突,老師在管教孩子的分寸拿捏上出現(xiàn)一些瑕疵就更能理解了。這時就更需要給老師多一些寬容。也只有家長真正的支持與包容,老師才有膽量與勇氣管教孩子,懲戒權才能真正落實,教育與孩子也才能真正健康發(fā)展。
第二,優(yōu)化立法草案教師懲戒權的細則。教師懲戒權的落實需要保證足夠的可行性與包容性,尤其是在懲戒權與違規(guī)體罰的界限認定上,應給足夠的包容,對于懲戒權的范圍,懲戒的形式和內容進行詳細規(guī)定,確保其法律依據(jù)的科學性。
第三,學校對老師使用教育懲戒權要有監(jiān)管,要對體罰學生的行為給予嚴厲的懲罰。如此,才不會使教育懲戒權偏離軌道,甚至變異為體罰。同時,還需要給學生表達訴求的渠道,比如學生覺得被老師懲罰重了,可以提出訴求,學校要給予回應,以此化解學生心中的郁結。
最后,通過家校聯(lián)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家長和學校要一起努力,正確看待孩子的成長,加強老師和家長的溝通和合作,這樣才能讓孩子真正健康成長,從而也減少家校矛盾。
提供全國公務員考試資訊
2、厚職網(wǎng)www.hubupload.com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
3、更多事業(yè)單位招聘信息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