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獲?。?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red; text-decoration: none;">考前必做時事政治題庫【送分題】 | 新版公共基礎知識7000題 | 教材用書PDF電子版
用好戰(zhàn)勝疫情的科學利器
當前,我們正處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必須全面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2月3日,習近平同志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會議強調“戰(zhàn)勝疫病離不開科技支撐”。科學是我們戰(zhàn)勝疫情的利器,一定要用好。
在人類生存與發(fā)展的漫長歷史中,由病原體(病毒、細菌、寄生蟲等)引發(fā)的疫情始終是人類社會的嚴重威脅。作為最危險的“瘟疫”,天花很早就出現在人類歷史進程中。在已死去逾3000年的古埃及法老的木乃伊上已有明顯的類似花狀膿皰的疤痕。18世紀的歐洲,天花是奪取人類最多性命的疾病,每年約有40萬人因其而死。18世紀下半葉,英國鄉(xiāng)村醫(yī)生愛德華·琴納在治病過程中注意到擠奶女工因得過牛痘而未感染天花病毒的現象,經過20多年努力,于1796年成功證實牛痘可以有效預防天花,并提出種痘預防天花的重大創(chuàng)舉。1980年5月,在全球多年執(zhí)行痘苗接種后,世界衛(wèi)生組織宣布撲滅天花,使之成為首個在世界上絕跡的人類傳染病。
雖然疫苗可以有效控制傳染病,但是病原體引發(fā)的疫情至今未曾消匿。20世紀初H1N1型禽流感在全球暴發(fā),導致至少2000萬人死亡。盡管當時沒有有效的疫苗,但最終也控制住了疫情。17年前的非典疫情暴發(fā)時,雖然沒有疫苗,但通過有效隔離、制止果子貍等野生動物交易,也較快控制了疫情。美國曾發(fā)生過經蚊蟲傳播西尼羅河病毒的輸入性疫病流行,通過檢疫及滅蚊也使疫情得到控制。近年來,在南美發(fā)生的寨卡病毒的流行,在了解其危害對象主要是孕婦、可引起胎兒小頭癥后,通過采取防止孕婦進入疫區(qū)等措施,也得到有效控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類活動的全球化,交通往來日益頻繁,而且與動物(寵物、野生動物)的接觸日益增多,人畜共患病的疫情不斷出現。但是,通過科學應對,各種疫情最終都得到控制。
科學這個利器,在人與病毒等病原體的斗爭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最早研究病毒的工具是電子顯微鏡,它使人們對病毒的觀察從微米水平躍升至納米水平。由于冷凍電鏡的發(fā)展,病毒的酶、受體等的結構能被仔細觀察并解析。同時,由于病毒只能在活細胞中繁殖并表現生命活性,細胞與組織培養(yǎng)技術的發(fā)展是證實病毒生命活性不可缺少的工具,成功分離新型冠狀病毒用的就是這類技術。只有使用這一培養(yǎng)技術,才能最終考核和篩選針對某一病毒的有效藥物。現在用于檢測病毒核酸的技術,用的是從美國黃石國家森林公園火山溫泉中分離出的耐高溫的DNA復制酶,通過有效擴增病毒核酸,從而進行快速診斷。目前,疫苗研究已從單一滅活病毒或傳代減毒的傳統(tǒng)方式,發(fā)展到通過基因工程研發(fā)多種新疫苗。這些都是人類利用科學對付病毒的武器。
科學這個利器,必將在人類與病毒等病原體的斗爭中發(fā)揮更大作用。客觀地看,生物之間的競爭或斗爭是自然界的必然規(guī)律,新的或改變了的老的病原體還會不斷在全球出現,病原體引起的疫情也會隨著人類群體活動、人類群體組成特點的變化而不斷變異與進化,防控疫情是人類社會永恒且富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對于在一定時間內出現的一種疫情,必須以科學態(tài)度來對待。對于現在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我們要在科學揭示其傳播途徑基礎上,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雖然目前還沒有相應的疫苗,但是嚴格執(zhí)行排查、隔離及預防傳染的措施,已被證明是有效的預防和控制疫情的方法。盡管針對此次疫情的特效治療藥物研制成功尚需時日,但是通過對癥治療,越來越多的患者已經痊愈出院。在目前復雜嚴峻的形勢下,我們要相信科學、各盡所能,積極參與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最終的勝利,一定屬于我們。
提供全國公務員考試資訊
2、厚職網www.hubupload.com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
3、更多事業(yè)單位招聘信息訪問